400-6350567

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

2025-07-28 关键词: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测试机构,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测试范围,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测试周期 相关:
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

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摘要: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以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器、净化模块等核心组件为检测对象,重点评估其对空气中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截留能力,同时关注组件在额定风量下的阻力变化、容尘量及长期运行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为空调系统的微生物控制效果提供技术依据。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细菌截留效率检测:

  • 常见细菌截留率:大肠杆菌(ATCC25922)截留率(≥9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截留率(≥99.9%,参照GB/T18801-2015)
  • 条件性细菌截留率:嗜肺军团菌(ATCC33152)截留率(≥99.5%)、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截留率(≥99.8%)
病毒截留效率检测:
  • 包膜病毒截留率:甲型流感病毒(H1N1,ATCCVR-1469)截留率(≥99.5%)、冠状病毒(SARS-CoV-2模拟病毒,TCID50=10^6/mL)截留率(≥99.9%,参照ISO18184-2019)
  • 无包膜病毒截留率:脊髓灰质炎病毒(PV-1,ATCCVR-1562)截留率(≥99.0%)、诺如病毒(GII.4型,RNA拷贝数≥10^5/mL)截留率(≥99.5%)
真菌截留效率检测:
  • 丝状真菌截留率:黑曲霉(ATCC16404)截留率(≥99.9%)、青霉(ATCC11797)截留率(≥99.8%,参照ASTMG21-2015)
  • 酵母菌截留率: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截留率(≥99.9%)、热带念珠菌(ATCC13803)截留率(≥99.7%)
风量适应性检测:
  • 额定风量下截留效率偏差:±5%(参照GB/T14295-2008)
  • 变风量运行稳定性:80%额定风量时截留效率保持率(≥98%)、120%额定风量时阻力增长速率(≤0.5Pa/min)
阻力特性检测:
  • 初始阻力:≤设计值(Pa,参照产品技术要求)
  • 终阻力:≥2倍初始阻力(Pa)、阻力增长曲线拟合度(R²≥0.95)
容尘量检测:
  • 人工尘加载量:≥设计值(g/m²,参照ASHRAE52.2-2017)
  • 尘粒穿透率阈值:当穿透率≥10%时的加载量(g)
微生物存活率检测:
  • 表面存活时间:≥24h(对于细菌)、≥12h(对于病毒,参照GB/T38502-2020)
  • 增殖速率:≤0.1logCFU/h(在37℃、RH80%条件下)
材料抗菌性检测:
  • 抗菌率:大肠杆菌(ATCC25922)≥90%、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90%(参照GB/T21510-2008)
  • 抗菌耐久性:500次循环后抗菌率保持率(≥85%)
长期运行稳定性检测:
  • 截留效率保持率:1000小时连续运行后≥95%(参照GB/T21551.3-2010)
  • 组件变形量:≤2%(尺寸变化率)
相容性检测:
  • 风管材质腐蚀性:与镀锌钢板接触72小时后无明显腐蚀痕迹(参照GB/T10125-2012)
  • 冷凝水反应:与pH6.5冷凝水接触24小时后pH变化±0.5

检测范围

1.粗效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空调系统前端预处理,重点检测对粒径≥5μm的大颗粒微生物(如真菌孢子)的截留率(≥80%)及容尘量(≥100g/m²)

2.中效空气过滤器:用于系统中段空气净化,重点检测对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如黑曲霉)的截留效率(≥90%)及额定风量下的阻力变化(≤50Pa)

3.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适用于洁净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等场景,重点检测对病毒(如SARS-CoV-2模拟病毒)的截留率(≥99.97%)及1000小时连续运行后的效率保持率(≥95%)

4.超高效空气过滤器(JianCePA):用于生物安全等级较高的场所,重点检测对无包膜病毒(如诺如病毒)的截留率(≥99.999%)及微生物在filter表面的存活率(≤10%/24h)

5.静电净化模块:利用静电吸附原理,重点检测运行时的臭氧释放量(≤0.05mg/m³)及对细菌(如大肠杆菌)的截留率(≥95%)

6.光催化净化组件:结合TiO2等光催化材料,重点检测甲醛分解率(≥90%)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率(≥99%)

7.等离子体净化模块:利用等离子体杀菌,重点检测细菌灭活率(≥99%)及运行噪音(≤50dB)

8.复合净化过滤器:集成多种技术(如过滤+光催化),重点检测综合微生物截留效率(≥98%)及阻力特性(初始阻力≤80Pa)

9.空调机组内置过滤器:用于整体机组空气处理,重点检测与机组风量的适应性(±10%)及与机组内部材质(如铝合金)的相容性(无腐蚀)

10.新风系统净化组件:用于新风引入环节,重点检测对PM2.5(≥95%)及户外空气中微生物(如嗜肺军团菌)的截留率(≥90%)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ASTMF2101-19空气过滤器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方法(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气溶胶挑战,检测截留率,重复性误差≤5%)
  • ISO16890-201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分为粗效、中效、高效三类,关注颗粒物及微生物截留,试验风量为额定风量)
  • ISO18184-2019表面消毒剂和抗菌产品抗病毒活性测试(适用于净化组件表面病毒灭活率检测,采用病毒悬液接触法)
  • ASHRAE52.2-2017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采用人工尘加载,检测容尘量及阻力变化,人工尘由木屑、炭黑、短纤维组成)
国家标准:
  • 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规定了微生物净化效率测试方法,采用自然菌采样法,采样时间为2小时)
  • GB/T14295-2008空气过滤器(适用于空调系统用过滤器,重点检测微生物截留率及阻力,试验风速为0.5m/s)
  • GB/T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规定了长期运行稳定性测试,1000小时连续运行,效率下降≤5%)
  • GB/T38502-2020抗菌表面抗病毒活性测试方法(适用于净化组件表面病毒灭活率检测,病毒滴度≥10^5TCID50/mL)
ASTMF2101-19采用受控气溶胶挑战,结果重复性高;GB/T18801-2015采用自然菌采样,更接近实际使用场景,但受环境影响大;ISO16890-2016侧重颗粒物截留率,而GB/T14295-2008更关注微生物截留效率,两者在试验风量、采样方法上存在差异(ISO16890-2016用激光粒子计数器,GB/T14295-2008用微生物培养法)。

检测设备

1.气溶胶发生器:TSI3990型(可产生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气溶胶,浓度范围10^3-10^7CFU/m³,粒子直径0.5-5μm,稳定性≥90%)

2.空气过滤器试验台:苏信T-1000型(风量调节范围100-1000m³/h,精度±2%,可模拟额定风量、变风量及低温(-10℃)运行环境)

3.微生物采样器:安德森6级撞击采样器(采样流量28.3L/min,每级孔径0.65-18μm,可分离不同粒径的微生物,采集效率≥85%)

4.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仪:TSI8380型(采用计数法,检测效率≥99.97%的HEPA过滤器,漏点检测限0.01%,响应时间≤1s)

5.臭氧检测仪:霍尼韦尔XP-3180型(电化学传感器,量程0-10mg/m³,精度±0.01mg/m³,用于静电净化模块臭氧释放量检测,分辨率0.001mg/m³)

6.风量测试仪:德图testo420型(热线风速仪,量程0-20m/s,精度±0.01m/s,可测量空调风管内风量,数据存储量≥1000组)

7.阻力测试仪:富士计器FPM-3000型(差压变送器,量程0-5000Pa,精度±1Pa,实时监测过滤器阻力变化,输出4-20mA信号)

8.生物安全柜:ESCOA2型(二级生物安全柜,classII,用于微生物样品处理,防止气溶胶扩散,风速0.5m/s±0.02m/s,过滤效率≥99.99%)

9.恒温培养箱:赛默飞HeracellVios160i型(CO2浓度控制0-20%,温度37℃±0.5℃,用于细菌、真菌培养,湿度控制40%-90%)

10.激光粒子计数器:TSI9301型(激光散射法,量程0.3-10μm,计数效率≥95%,用于监测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分辨率0.1μm)

11.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MS105DU型(分析天平,量程0-100g,精度0.01mg,用于过滤器容尘量称量,重复性误差≤0.02mg)

12.pH计:哈希HQ40d型(玻璃电极,量程0-14,精度±0.01,用于检测冷凝水与净化组件接触后的pH变化,响应时间≤2s)

13.噪音计:理音NL-42型(积分式噪音计,量程30-130dB,精度±1dB,用于测量净化模块运行时的噪音,频率范围20Hz-10kHz)

14.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5969型(电子万能试验机,量程0-50kN,精度±0.5%,用于检测组件变形量,夹具可适应不同形状的过滤器)

1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EIQuanta2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1nm,用于观察过滤器表面微生物附着及morphology变化,放大倍数10-1,000,000倍)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仪器 资质

中析空调送风系统微生物截留效率测试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相关检测

联系我们

热门检测

荣誉资质

  • cma
  • cnas-1
  • cna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