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新风系统的病毒抑制作用评测摘要:本研究针对住宅新风系统的病毒拦截效能开展量化评测,核心检测对象为壁挂式/吊顶式新风机组病毒去除率。通过气溶胶加载试验量化HEPA/静电单元对Φ0.3-10μm模拟病毒粒子的过滤效率,同步监测换气次数(ACH≥2.5)、压降(≤120Pa)、紫外辐照强度(≥70μW/cm²)等参数,评估系统在持续运行工况下的生物污染控制能力。试验数据基于密闭环境舱(30m³)动态模拟真实客厅环境。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病毒拦截效能:
1.HEPA过滤单元:玻纤/PTFE复合滤材,重点检测MPPS(最易穿透粒径)截留效率及微生物滋生风险
2.静电集尘模块:钨丝电离+铝板集尘结构,验证高湿度环境(RH>80%)放电稳定性及臭氧副产物
3.紫外灭菌组件:波长253.7nmUVC灯管,评估石英套管透光衰减率及照射剂量分布均匀性
4.热交换芯体:全热纸质/高分子膜式芯体,检测潜热交换效率及霉菌滋生抑制能力
5.风机系统:EC后向离心风机,验证P-Q曲线匹配度及变频工况振动频谱
6.风道组件:抗菌EPP/PE风管,检测内壁粗糙度(Ra≤0.8μm)及表面微生物附着量
7.智能传感器:激光PM2.5+NDIRCO₂模块,校准交叉干扰(油烟对PM检测影响≤15%)
8.控制系统:PCB主控板,进行EMC抗扰度测试(GB/T17626系列)
9.外壳结构:镀锌钢板/阻燃ABS壳体,评估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率(≤15%@70℃)
10.安装组件:防震吊杆及风管软接,检测传递损失(TL≥25dB@500Hz)
国际标准:
1.气溶胶发生系统:TOPASSAG-410(粒径范围0.02-40μm,CV≤3%)
2.光学粒子计数器:Lighthouse5028(0.3/0.5/1.0/3.0/5.0/10.0μm六通道,流量2.83L/min)
3.风洞测试平台:TSI8130-AUT(风量范围50-3000m³/h,压力精度±1Pa)
4.紫外辐照计:UV-340A(波长响应253.7nm±2nm,量程0-2000μW/cm²)
5.生物安全试验舱:30m³环境舱(温度控制±0.5℃,湿度控制±3%RH)
6.微生物采样器:MAS-100NT(撞击式采样,流量100L/min)
7.激光多普勒测振仪:PolytecPSV-500(频率范围0-25kHz,分辨率0.02μm)
8.气相色谱仪:Agilent8890(臭氧检测限0.001ppm,FID检测器)
9.粒子图像测速系统:DantecDynamicsPIV(空间分辨率0.1mm,采样频率8Hz)
10.热工性能测试台:空气焓差法装置(干球精度±0.1℃,湿球±0.0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客厅新风系统的病毒抑制作用评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