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烧蚀线检测摘要:检测项目1.烧蚀深度测量:采用激光轮廓仪测定表面侵蚀量(精度0.01mm)2.氧化层厚度分析:通过SEM-EDS测定FeO/Fe3O4复合层厚度(分辨率1μm)3.热震循环测试:模拟温度骤变环境(1200℃→室温循环≥50次)4.显微硬度变化:维氏硬度计HV0.5载荷下测定烧蚀区硬度梯度5.元素扩散分析:电子探针定量分析C、Si、Mn等元素的迁移浓度(精度0.1wt%)检测范围1.高铬铸铁类材料(Cr15-Cr28系列)2.镍基高温合金铸件(如IN718、HastelloyX)3.碳化硅增强复合耐火材料(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烧蚀深度测量:采用激光轮廓仪测定表面侵蚀量(精度0.01mm)
2.氧化层厚度分析:通过SEM-EDS测定FeO/Fe3O4复合层厚度(分辨率1μm)
3.热震循环测试:模拟温度骤变环境(1200℃→室温循环≥50次)
4.显微硬度变化:维氏硬度计HV0.5载荷下测定烧蚀区硬度梯度
5.元素扩散分析:电子探针定量分析C、Si、Mn等元素的迁移浓度(精度0.1wt%)
1.高铬铸铁类材料(Cr15-Cr28系列)
2.镍基高温合金铸件(如IN718、HastelloyX)
3.碳化硅增强复合耐火材料(SiC≥60%)
4.炼钢用浸入式水口(Al2O3-C质)
5.连铸结晶器铜板表面涂层(Ni-Co-Fe合金镀层)
1.ASTME285-08(2020)高温氧化试验标准
2.ISO21608:2014腐蚀环境下材料退化评估规范
3.GB/T13303-1991钢铁抗氧化性能试验方法
4.ASTMG54-84(2021)循环加热与冷却试验规程
5.GB/T16545-2015金属腐蚀试样制备与评定
6.ISO17248:2015金属材料熔融金属腐蚀试验
1.TAInstrumentsTGA5500热重分析仪(温度范围25-1600℃)
2.KeyenceVK-X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Z轴分辨率0.01nm)
3NetzschDIL402ExpedisClassic热膨胀仪(最大升温速率100K/min)
4.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Cu-Kα辐射源)
5.ZwickRoellZHU250热疲劳试验机(循环次数≥10^5次)
6.Hitachi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二次电子分辨率1.0nm)
7.ShimadzuHMV-G21ST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0gf-2kgf)
8.LECOONH836氧氮氢分析仪(检测下限0.1ppm)
9.Olympus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20-5000倍连续变焦)
10.MTSCriterionModel45万能试验机(载荷精度0.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铁水烧蚀线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