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晶核检测摘要:检测项目1.晶核密度测定:测量单位体积内有效成核点数量(10-10⁶cm⁻)2.临界过冷度分析:记录相变起始温度与平衡温度的差值(ΔT=0.5-15℃)3.晶粒尺寸分布:统计D10/D50/D90粒径参数(0.1-500μm)4.界面能计算:基于经典成核理论模型(γ=0.01-1.5J/m)5.结晶活化能测试: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能量壁垒(Ea=50-300kJ/mol)检测范围1.金属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凝固组织分析2.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的结晶动力学研究3.无机非金属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晶核密度测定:测量单位体积内有效成核点数量(10-10⁶cm⁻)
2.临界过冷度分析:记录相变起始温度与平衡温度的差值(ΔT=0.5-15℃)
3.晶粒尺寸分布:统计D10/D50/D90粒径参数(0.1-500μm)
4.界面能计算:基于经典成核理论模型(γ=0.01-1.5J/m)
5.结晶活化能测试: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能量壁垒(Ea=50-300kJ/mol)
1.金属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凝固组织分析
2.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3.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前驱体/玻璃的析晶过程监测
4.药物晶体:活性药物成分的多晶型稳定性评价
5.半导体材料:硅基/砷化镓单晶生长缺陷控制
1.ASTME112:金相显微镜法测定平均晶粒度
2.ISO643:钢的奥氏体晶粒度评级规范
3.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4.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5.ISO11357-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结晶度
6.ASTMD3418:聚合物熔融结晶温度测试规程
1.FEIQuanta250FEG场发射扫描电镜:纳米级晶界观察(分辨率1.2nm)
2.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0.01-3500μm粒径分布测定
3.TAInstrumentsDSC2500差示扫描量热仪:-90℃~600℃相变分析
4.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晶体结构解析(精度0.0001)
5.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5000:1动态对比成像系统
6.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TG-DSC同步测量(0.1μg分辨率)
7.LeicaDM2700P偏光显微镜:正交偏振光晶体形貌观察
8.ShimadzuAIM-9000红外热像仪:实时温度场监测(精度1℃)
9.AntonPaarLitesizer500纳米粒度仪:动态光散射法测亚微米颗粒
10.ZEISSAxioImagerA2m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晶粒统计软件模块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稳定晶核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相关检测
联系我们
热门检测
荣誉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