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率计检测摘要:孔率计检测是评估多孔材料孔隙特性的关键分析手段,主要涵盖孔隙率、孔径分布及渗透性等核心参数。本文依据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系统阐述检测项目、适用材料范围及设备选型要求,重点解析气体吸附法、压汞法等实验室常用方法的操作规范与数据判读原则。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孔隙率测定:测量材料总体积中孔隙体积占比(0.1%-95%范围)
2. 孔径分布分析:检测0.35nm-500μm范围内的孔径大小及分布曲线
3. 渗透率测试:测定气体/液体在0.01-1000mD范围内的渗透系数
4. 比表面积计算:采用BET法测量0.01-2000m²/g比表面积值
5. 孔隙形态表征:分析开孔率(≥85%)、闭孔率及孔隙连通性指标
1. 多孔陶瓷:包括氧化铝、碳化硅等高温过滤材料
2. 金属泡沫材料:铝基/镍基泡沫金属构件
3. 高分子过滤膜:PTFE、PVDF材质的微滤/超滤膜
4. 建筑材料:加气混凝土、陶粒保温板等隔热制品
5. 电池隔膜:锂离子电池用PE/PP三层复合隔膜
1. 气体吸附法:依据ISO 15901-2:2022测定介孔材料(2-50nm)
2. 压汞法:执行ASTM D4404-18标准测试大孔结构(3nm-900μm)
3. 液体渗透法:按GB/T 1966-1996测定多孔陶瓷透气度
4. X射线断层扫描:参照GB/T 35099-2018进行三维孔隙重构
5. 比重瓶法:依照GB/T 23561.7-2009测定煤岩真密度与孔隙率
1. Quantachrome PoreMaster系列:压汞仪(压力范围0-60000psi)
2. Micromeritics ASAP 2460: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3. Thermo Scientific SurPASS 3:zeta电位及孔径分析系统
4. Malvern Panalytical Aeris:X射线衍射仪(含孔隙分析模块)
5. Bruker SkyScan 1272:微纳米CT三维成像系统(分辨率0.4μm)
6. Anton Paar Porometer 3G:气液置换法孔径分析仪(0.013-500μm)
7. Shimadzu AIM-9000:红外显微镜联用孔隙分析系统
8. Beijing Perfect FBT-9:全自动透气度测定仪(符合GB标准)
9. Sysmex FPIA-3000:动态图像法颗粒/孔隙分析系统
10. Keysight 85070E:介质材料孔隙特性测试套件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孔率计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