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矿物检测摘要:次生矿物检测是通过科学手段分析矿物形成后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组成结构的过程。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矿物组成、晶体结构、元素含量及热稳定性等指标,需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精密仪器完成。检测过程严格遵循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适用于地质研究、工业原料质量控制及环境评估等领域。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矿物组成分析:采用XRD技术测定主次矿物种类及占比(精度0.5%),晶胞参数误差≤0.02
2.化学成分测定:通过ICP-OES/MS分析元素含量(检出限0.01-10ppm),包含Fe₂O₃、SiO₂等16项主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
3.晶体形貌表征:SEM-EDS联用观测微区形貌(分辨率3nm),同步获取元素面分布图谱
4.热稳定性测试:TG-DSC联用仪测定相变温度(控温精度0.5℃),失重率测量误差≤0.1%
5.孔隙结构分析:BET法测定比表面积(范围0.01-1000m/g),孔径分布测试精度0.1nm
1.地质样品:沉积岩中的方解石、高岭石等表生矿物组合物
2.工业原料:陶瓷用膨润土、冶金用赤铁矿等加工前驱体
3.建筑材料:水泥水化产物钙矾石、石膏等二次反应产物
4.环境样本: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的羟基磷灰石等稳定化产物
5.考古文物:青铜器腐蚀产物孔雀石、蓝铜矿等历史沉积物
1.XRD物相分析:ASTMD934-08(2023)结晶度测定法;GB/T17434-2018粘土矿物鉴定规范
2.化学成分定量:ISO21587-2:2007硅酸盐全元素分析法;GB/T14506.30-2010岩石化学分析通则
3.微观形貌观测:ISO16700:2016SEM操作规范;ASTME2809-22微区能谱校准标准
4.热重分析:ISO11358-1:2022塑料热重法通则;GB/T19469-2004煅烧失重测定法
5.比表面测试:ISO9277:2022气体吸附BET法;GB/T19587-2017静态容量法实施指南
1.X射线衍射仪:PANalyticalX'Pert3Powder(角度重现性0.0001,配备高温附件)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PerkinElmerAvio550Max(双观测模式,线性动态范围10⁹)
3.场发射扫描电镜:HitachiSU5000(低真空模式1-2700Pa,EDS探测器分辨率129eV)
4.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STA449F5Jupiter(最高温度1550℃,TG灵敏度0.1μg)
5.比表面孔径分析仪:MicromeriticsASAP2460(压力传感器精度0.15%,77K液氮恒温系统)
6.傅里叶红外光谱仪:ThermoScientificNicoletiS20(光谱范围7800-350cm⁻,DTGS检测器)
7.X射线荧光光谱仪:ShimadzuEDX-7000(Rh靶管电压50kV,硅漂移探测器)
8.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Mastersizer3000(测量范围0.01-3500μm,湿法分散系统)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次生矿物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