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聚合物碳含量同位素溯源摘要:生物基聚合物碳含量同位素溯源技术通过测定聚合物中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来区分生物源与化石源碳,评估生物基含量。核心检测对象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等材料,关键项目涉及δ13C值测定、生物碳含量计算及同位素分馏效应分析,参照ISO10694和ASTMD6866标准,确保溯源精度在±0.2‰以内,用于验证材料的可持续性声明。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同位素溯源分析:
1.聚乳酸(PLA)材料:重点检测生物基碳含量与降解性能相关性,确保δ13C值符合-25‰至-30‰范围
2.聚羟基烷酸酯(PHA)制品:侧重热稳定性及生物降解率分析,验证分子量分布对同位素溯源影响
3.淀粉基塑料:强化水分含量和机械强度测试,评估淀粉源碳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4.纤维素膜材料:聚焦纯度鉴定与添加剂残留,检测重点在于δ13C值精度验证
5.生物基聚乙烯(Bio-PE):强调碳足迹计算和元素碳含量测定,比较生物源与化石源差异
6.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薄膜:针对降解性能和水解稳定性监测,确保生物碳含量≥50%
7.壳聚糖复合材料:重点评价官能团鉴定及毒性测试,关联同位素比值与生物相容性
8.藻类基聚合物:强化添加剂分析和结晶度测定,验证δ13C值在-22‰至-26‰区间
9.木质素衍生材料:侧重热性能与冲击韧性评估,检测生物碳含量计算误差
10.再生生物塑料:专注可回收性评价与杂质含量,确保同位素溯源方法兼容再生过程
国际标准:
1.同位素质谱仪:ThermoScientificDeltaVAdvantage(分辨率>10,000,精度±0.1‰)
2.元素分析仪:ElementarvarioELcube(碳检测限0.01%,通量12样本/小时)
3.差示扫描量热仪:TAInstrumentsQ2000(温度范围-180℃至725℃,灵敏度0.1μW)
4.热重分析仪:PerkinElmerTGA8000(加热速率0.1-100℃/min,称重精度±0.001mg)
5.电子万能试验机:Instron5969(载荷范围0.05-50kN,位移精度±0.5%)
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ShimadzuIRAffinity-1S(波数范围7800-350cm⁻¹,分辨率4cm⁻¹)
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8890/5977B(检测限0.01ppm,柱温范围-80℃至450℃)
8.核磁共振谱仪:BrukerAvanceIII500MHz(磁场强度11.7T,分辨率0.01ppm)
9.X射线衍射仪:RigakuSmartLab(角度范围3-70°,精度±0.01°)
10.生物降解测试系统:RespirometricBODAnalyzer(CO2监测精度±1%,温度控制±0.5℃)
11.冲击试验机:ZwickHIT5.5P(冲击能量范围0.5-50J,温度范围-60℃至150℃)
12.液相色谱仪:WatersAlliancee2695(流速范围0.001-10mL/min,UV检测器波长190-800nm)
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itachiUH5300(波长范围190-1100nm,带宽0.1nm)
14.粒度分析仪:MalvernMastersizer3000(粒径范围0.01-3500μm,重现性±0.5%)
15.环境模拟箱:MemmertICP800(温湿度范围-40℃至180℃,湿度10-98%RH)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生物基聚合物碳含量同位素溯源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