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密度检测摘要:催化剂密度检测是评估其物理性能及工业适用性的关键环节,涉及堆积密度、振实密度、真密度等核心参数的精准测定。通过标准化方法分析孔隙率与表观密度差异,可验证材料均一性及活性位点分布特性,为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堆积密度:测量范围0.3-1.5g/cm,精度0.02g/cm
2.振实密度:采用5000次振动后测定值,重复性误差≤1.5%
3.真密度:氦气置换法测定值可达0.001g/cm分辨率
4.表观密度:包含开孔与闭孔影响的综合指标
5.孔隙率:孔径分布分析涵盖2-300nm范围
6.颗粒强度:单颗粒抗压强度测试0.1-50N量程
1.金属催化剂:镍基、钯基等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2.氧化物催化剂:氧化铝、分子筛等载体材料
3.纳米复合催化剂:粒径分布10-200nm的多元体系
4.蜂窝陶瓷载体:400-900cpsi孔道结构体
5.MOF材料:比表面积>1000m/g的金属有机框架
6.生物质炭基催化剂:灰分含量<8%的碳基材料
1.ASTMB527-23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标准测试方法
2.ISO903-2021铝基催化剂真密度测定规范
3.GB/T5162-2021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国标
4.GB/T24586-2023铁矿石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5.ISO18757-2022精细陶瓷粉体比表面积测定
6.ASTMD3766-2020催化剂颗粒强度测试规程
1.MicromeriticsGeoPyc1360:氦气置换法真密度分析仪,分辨率0.0001g/cm
2.QuantachromeAutotap:智能振实密度仪,振动频率25015次/分钟
3.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支持0.01-3500μm测量
4.MicromeriticsASAP2460: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孔径分辨率0.35nm
5.Instron5944: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
6.JEOLJSM-7900F:场发射电镜配合EDS实现微区成分分析
7.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测定热重变化曲线
8.AntonPaarLitesizer500: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系统
9.Agilent7900ICP-MS:痕量金属成分定量分析设备
10.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进行晶相结构解析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催化剂密度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