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酮检测摘要:刺五加酮检测是评估中药材及相关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涉及成分定量分析、杂质控制及安全性指标验证。核心检测要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溶剂残留筛查、重金属限量分析及微生物污染控制,严格遵循《中国药典》及ISO国际标准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合规性。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刺五加酮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目标成分含量,定量限(LOQ)≤0.05mg/g
2.杂质纯度分析:检测总杂质含量≤1.5%,单杂≤0.5%(面积归一化法)
3.残留溶剂检测:甲醇≤3000ppm、乙醇≤5000ppm(GC-FID法)
4.重金属限量:铅≤5mg/kg、镉≤0.3mg/kg(ICP-MS法)
5.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10CFU/g,霉菌酵母菌≤10CFU/g(薄膜过滤法)
6.水分含量:干燥失重≤8.0%(卡尔费休法)
1.中药材原料:刺五加干燥根茎及提取物粉末
2.固体制剂:刺五加片剂、胶囊剂及颗粒剂
3.液体制剂:刺五加口服液、酊剂及注射剂
4.保健食品:含刺五加提取物的功能性食品
5.植物提取物:标准化刺五加酮提取物(20%-98%纯度)
6.化妆品原料:含刺五加活性成分的护肤基质
1.HPLC法: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512,色谱柱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
2.GC-MS法:ASTMD8144-18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量
3.ICP-MS法:ISO17294-2:2016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
4.微生物检测:GB/T7918.1-2021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5.紫外分光光度法:GB/T30430-2013植物提取物总黄酮测定通则
6.薄层色谱法:GB/T30934-2014中药材薄层鉴别通则
1.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配备DAD检测器,波长范围190-950nm
2.ThermoScientificTRACE1300GC-MS联用仪:EI离子源质量范围1-1050amu
3.PerkinElmerNexION350DICP-MS:检出限低至ppt级重金属分析
4.ShimadzuUV-2600i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0.1nm,带宽可调
5.MettlerToledoDL39卡尔费休水分仪:分辨率0.1μgH₂O
6.MerckMilliporeMilliflexRapid微生物检测系统:48小时快速培养技术
7.WatersACQUITYUPLCH-Class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复杂基质样品
8.BrukerAvanceIIIHD600MHz核磁共振仪:化合物结构确证分析
9.SartoriusCPA225D电子天平:最小读数0.01mg,符合GLP规范
10.ESCOClassIIA2生物安全柜:ISO14644-1Class5洁净环境操作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刺五加酮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