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热重分析试验摘要:本试验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蕲艾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的质量变化特性。核心检测对象为不同产地、加工工艺的蕲艾叶粉末及其提取物。关键项目包括水分挥发区间(30-150℃)、挥发性组分分解温度(150-230℃)、纤维素裂解阶段(230-380℃)的失重率,以及600℃终温下的灰分残留量。通过氮气气氛(流速50mL/min)与10℃/min升温速率,精确记录特征温度点与动力学参数。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热稳定性参数:
1.蕲春产地艾叶:核心检测蕲春县5大产区叶片的挥发油热分解特性及灰分矿物组成
2.不同粉碎粒度样品:20目至200目粉末的传热效率差异及挥发组分逸出动力学
3.存储周期样本:1-36个月陈艾的纤维素结晶度变化对裂解温度的影响
4.艾绒提取剩余物:超临界CO2萃取后残渣的热稳定性劣化程度评估
5.配伍药材混合物:蕲艾-当归(7:3)等复方体系的热相互作用分析
6.炮制加工品:醋炙、炭化等工艺产物的焦炭层形成温度与残炭率
7.艾不同部位原料:叶片、茎秆、根系的木质素/纤维素比例差异检测
8.加工工艺样品:阴干/烘干/微波干燥对水分结合能的影响表征
9.年份差异样本:当年采收与三年陈艾的挥发性组分热失重曲线比对
10.有机认证原料:无农药残留样品的裂解产物纯净度分析
国际标准:
1.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STA449F5Jupiter(温度范围RT-1650℃,TG分辨率0.1μg)
2.高精度微量天平:MettlerToledoXP6(称量范围5.1g,分辨率0.001mg)
3.气氛控制系统:BronkhorstEL-FLOWSelect(气体流量控制精度±0.5%RD)
4.自动进样装置:ASCTG-DSC32通道(定位精度±10μm)
5.低温冷却系统:CT62Cryostat(-120℃至300℃程序控温)
6.真空密闭组件:VacuubrandMD4C真空泵(极限真空度0.1mbar)
7.红外联用接口:TGA-IRBrukerTENSORII(光谱分辨率0.5cm-1)
8.质谱联用系统:TGA-MSPfeifferThermoStar(质量数范围1-1000amu)
9.氧化铝坩埚:NETZSCH型号No.404(容积85μL,耐温1750℃)
10.数据采集系统:Proteusv9.0(采样频率50Hz,噪声过滤≤0.2μg)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蕲艾热重分析试验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