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诱导期测试摘要:氧化诱导期测试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在高温氧气环境中测定聚合物材料抗氧化能力。核心检测对象为氧化诱导期(OIT)和氧化起始温度(OOT),关键项目包括动态升温OIT值、等温OIT时间及放热峰解析,用于评估抗氧化剂效能和材料热稳定性寿命预测。测试依据ASTM D3895-14或ISO 11357-6标准执行,温度控制精度±0.1°C,氧气纯度≥99.999%。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热氧化稳定性分析:
1. 聚烯烃树脂:涵盖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重点检测抗氧化剂分散均匀性与加工热历史影响
2. 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侧重高温环境下抗降解性能与填料界面稳定性
3. 橡胶制品:天然橡胶(NR)及合成橡胶(SBR/NBR),检测硫化体系对氧化诱导行为的调控作用
4. 包装材料:食品级多层复合膜,重点验证阻氧层失效临界点与迁移物影响
5. 电线电缆绝缘料:交联聚乙烯(XLPE),检测铜催化氧化效应与长期热稳定性评级
6. 汽车高分子部件:燃油管、密封件等,侧重燃油接触条件下抗氧化性能衰减
7. 医用聚合物:植入级聚醚醚酮(PEEK),重点分析γ辐照灭菌后的OIT偏移量
8. 回收再生塑料:PCR聚酯(rPET),检测多次加工循环导致的抗氧化剂消耗速率
9. 涂料与粘合剂:环氧树脂体系,评估固化剂配比对氧化诱导行为的非线性影响
1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纤/碳纤增强热塑性塑料,检测界面相氧化优先性及OIT分层现象
国际标准:
1. 差示扫描量热仪:TA Instruments DSC 2500(温度范围-180°C~725°C,灵敏度0.2μW)
2. 高纯氧气供应系统:Parker Balston 75-72型(输出纯度99.999%,流量稳定性±0.5%)
3. 自动进样器:METTLER TOLEDO TS0801RO(容量60位,定位精度±0.01mm)
4. 微量天平:Sartorius SE2-F(称量范围0.01mg-2.1g,精度±0.005mg)
5. 气氛切换模块:PerkinElmer Pyris Intracooler II(切换时间≤3s,残留氮气≤0.1%)
6. 液氮冷却系统:Linkam CI94(制冷速率≥150°C/min,控温稳定性±0.1°C)
7. 样品压片机:Carver Auto C(压力范围0-24吨,模具精度±5μm)
8. 气流校准仪:Gilian Gilibrator-2(量程0.1-20L/min,精度±1%)
9. 数据采集软件:NETZSCH Proteus Analysis(峰识别算法符合ISO 11357-6 Annex B)
10. 恒温恒湿箱:ESPEC SH-262(温控±0.3°C,湿度±2%RH)
11. 真空干燥箱:Memmert VO400(真空度≤10Pa,温度均匀性±1°C)
12. 标准物质储存器:Labconco PuriSafe(氧浓度≤0.1ppm,温度-20°C±1°C)
13. 氧化铝坩埚:TA Instruments 900793.901(容积40μL,耐温1000°C)
14. 热导率校准仪:NETZSCH SII NanoFlash LFA467(校准范围0.1-2000W/mK)
15. 多点温度校验仪:Fluke 9144(精度±0.015°C,通道数8)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氧化诱导期测试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