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拉丝机检测摘要:光缆拉丝机检测是确保光纤预制棒加工质量的核心环节,主要涵盖几何尺寸精度、机械性能及表面缺陷等关键指标。本文从检测项目、材料范围、方法标准及设备选型四方面系统阐述技术要点,重点解析外径偏差控制、同心度误差阈值及涂层均匀性等核心参数的合规性验证流程。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外径偏差:测量光纤直径波动范围(±0.1mm),采用多点采样法评估轴向均匀性
2. 同心度误差:检测纤芯与包层中心偏移量(≤0.5μm),确保光传输稳定性
3. 拉伸强度:验证抗拉性能(≥4.5GPa),评估材料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
4. 涂层厚度:控制UV固化层厚度(245±5μm),保障机械防护与柔韧性平衡
5. 表面粗糙度:分析玻璃体表面Ra值(≤0.01μm),降低光散射损耗
1. 单模光纤预制棒:直径80-150mm石英基材的几何形变检测
2. 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芯层直径50-62.5μm的折射率分布验证
3. 特种光纤材料:包括掺铒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的机械性能测试
4. 聚合物涂层材料:丙烯酸酯/聚酰亚胺涂覆层的附着力与耐候性评估
5. 金属加强件:不锈钢丝/芳纶纤维的抗拉强度与直径一致性检验
1. GB/T 9771.1-2020《通信用单模光纤》第4章几何参数测量规范
2. ASTM D3039-1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
3. ISO/IEC 60793-1-40:2019 光纤尺寸参数测量程序(干涉法)
4. GB/T 15972.31-2021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31部分:机械性能试验
5. IEC 60793-1-47:2017 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标准化流程
1. 激光测径仪(Mitutoyo LSM-902S):非接触式外径/同心度测量(精度±0.05μm)
2. 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 5967):最大载荷50kN的拉伸/压缩性能测试
3. 白光干涉仪(Zygo NewView9000):表面粗糙度三维形貌分析(垂直分辨率0.1nm)
4. 电子显微镜(FEI Quanta 650):涂层界面缺陷的SEM/EDS联合分析
5. 折射率分析系统(York P104):预制棒折射率分布剖面测绘
6. 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PK2600):自动旋转扫描直径/不圆度测量
7. 热重分析仪(TA Q500):涂层材料热稳定性与固化度测定
8. 光谱分析仪(Yokogawa AQ6370D):1550nm波长窗口的光损耗测试
9. 环境试验箱(Espec PL-3KPH):温度循环(-40℃~85℃)可靠性验证
10. 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晶体结构相变分析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光缆拉丝机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