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50567

不可逆吸附检测

2025-04-22 关键词:不可逆吸附测试方法,不可逆吸附测试案例,不可逆吸附测试范围 相关:
不可逆吸附检测

不可逆吸附检测摘要:不可逆吸附检测是评估材料表面与吸附质间稳定结合能力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系统阐述吸附容量、结合强度、脱附活化能等核心参数的测定方法及适用标准,涵盖高分子材料、催化剂、生物医药载体等典型样品的分析流程。重点解析热重分析仪、表面吸附仪等精密仪器的技术规范与数据解读要点。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1. 吸附容量测定:最大吸附量(0.1-500 mg/g)、饱和吸附时间(1-720 min)

2. 结合强度分析:脱附活化能(10-200 kJ/mol)、结合能分布曲线

3. 表面覆盖率测试:单层覆盖率(0.01-99.9%)、多层吸附比例

4. 热力学参数测定:ΔH(-50~+150 kJ/mol)、ΔS(-200~+500 J/mol·K)

5. 动力学特性研究:准一级/二级速率常数(10^-6~10^-2 min^-1)、扩散系数(10^-14~10^-8 m²/s)

检测范围

1. 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系)、聚酰亚胺薄膜

2. 无机多孔材料:活性氧化铝(孔径2-50 nm)、分子筛(3A/5A型)

3. 金属基材料:铂碳催化剂(Pt负载量5-20%)、不锈钢表面钝化层

4. 生物医药载体:壳聚糖微球(粒径50-500 μ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5. 环境治理材料: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800-2500 m²/g)、沸石分子筛膜

检测方法

1. ASTM D4641-17:氮气物理吸附法测定总孔容(0.35-500 nm)

2. ISO 15901-2:2022:高压微孔材料CO₂吸附分析(0.3-1 nm)

3. GB/T 21650.3-2011:静态容量法BET比表面测定(≥0.1 m²/g)

4. ISO 18757:2015:高温脱附法测定化学吸附量(25-800℃)

5. GB/T 38720-2020: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穿透吸附容量(0.1-100 ppm)

检测设备

1. Micromeritics ASAP 2460: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0.35-500 nm)

2. TA Instruments Q600 SDT: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同步测量)

3. Quantachrome Autosorb-iQ-C:化学吸附分析仪(脉冲滴定精度±0.02 mL)

4. Malvern Panalytical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0.01-3500 μm)

5. Hiden Isochema IGA-100B:智能重量分析仪(压力范围10^-8-20 bar)

6. Anton Paar SurPASS 3:zeta电位及表面电荷分析仪(pH 2-12)

7. Shimadzu GC-203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限≤1 ppm)

8. Bruker D8 ADVANCE:X射线衍射仪(角度精度±0.0001°)

9. JEOL JEM-2100F:场发射透射电镜(点分辨率0.19 nm)

10.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4 cm^-1分辨率)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仪器 资质

中析不可逆吸附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相关检测

联系我们

热门检测

上一篇:离子浸蚀检测
下一篇:保持架检测
试验周期 预约试验 项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