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共析组织检测摘要:过共析组织检测是金属材料分析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碳含量超过0.8%的钢及合金材料进行显微结构表征。核心检测项目包括碳化物形态分析、晶粒度测定及相组成定量等,需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完成。本文依据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系统阐述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碳化物含量测定:体积分数10%-30%,尺寸分布0.5-10μm
2.珠光体片层间距测量:典型范围150-400nm
3.晶粒度评级:ASTME112标准下的4-8级
4.显微硬度测试:HV0.2载荷下600-900HV
5.网状碳化物评级:依据GB/T1299标准分级
1.高碳钢(C>0.8%)轧制件及锻件
2.合金工具钢(Cr12MoV、9SiCr等)
3.GCr15轴承钢热处理试样
4.T8-T12碳素工具钢冷加工件
5.W6Mo5Cr4V2高速钢刀具
1.ASTME3-11:金相试样制备标准规程
2.GB/T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ISO4967:20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测定
4.ASTME112-13: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5.GB/T4340.1-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1.蔡司AxioImagerA2m金相显微镜:5000倍显微观察
2.标乐EcoMet30自动磨抛机:精密试样制备
3.牛津IncaX-Max50能谱仪:微区成分分析
4.沃伯特402MVD维氏硬度计:0.1-50kg载荷测试
5.FEIQuanta650FEG扫描电镜:纳米级形貌观测
6.莱卡DM2700P偏光显微镜:各向异性分析
7.岛津EPMA-1720电子探针:元素面分布扫描
8.BuehlerOmnimetMHT图像分析系统:自动定量统计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过共析组织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