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50567

破坏真空停机检测

2025-02-26 关键词:破坏真空停机测试仪器,破坏真空停机测试周期,破坏真空停机测试案例 相关:
破坏真空停机检测

破坏真空停机检测摘要:破坏真空停机检测是评估材料及设备在真空失效工况下性能稳定性的关键测试,主要涵盖泄漏率、气密性、材料形变等核心参数。检测过程需依据ASTM、ISO及GB/T标准,采用氦质谱检漏仪、真空计等专用设备,适用于电子元件、密封容器、航空航天部件等高精度领域的质量控制。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1. 真空度保持率:初始真空度≤1×10⁻⁴ Pa,30分钟内衰减幅度≤5% 2. 泄漏率检测:最大允许泄漏率≤1×10⁻⁹ Pa·m³/s(氦检法) 3. 材料抗形变能力:真空破坏后形变量≤0.05mm(ASTM D638) 4. 密封件失效阈值:橡胶密封圈压缩永久变形率≤15%(GB/T 7759) 5. 热应力耐受性:温度循环(-65℃~150℃)下真空失效次数≥500次

检测范围

1. 金属密封组件:包含不锈钢法兰、铝合金真空腔体等 2. 陶瓷真空绝缘件:氧化铝、氮化硅基高温真空器件 3. 复合密封材料:石墨-金属层压密封环、PTFE复合材料 4. 高分子真空膜材:聚酰亚胺镀铝膜、氟树脂真空袋 5. 电子真空器件:X射线管、真空继电器、粒子加速器组件

检测方法

1. 氦质谱检漏法(ASTM F2338-09):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微泄漏,灵敏度达1×10⁻¹² Pa·m³/s 2. 压差法气密性测试(ISO 14606:2018):通过压力衰减率计算泄漏量,适用大容积设备检测 3. 热重分析法(GB/T 19466.6-2009):评估材料在真空热循环下的质量损失率 4. 激光干涉形变测量(ISO 25178-602:2010):检测纳米级表面变形 5. 四极杆质谱残余气体分析(GB/T 32293-2015):定量分析真空破坏后的气体成分变化

检测设备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仪器 资质

中析破坏真空停机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相关检测

联系我们

热门检测

上一篇:气体渗碳检测
下一篇:排气容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