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硬表面检测摘要:冷硬表面检测是工业制造领域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及微观结构进行系统性分析。核心检测项目包括表面硬度梯度、残余应力分布、涂层结合强度等参数,适用于金属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高强度工件。检测需遵循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采用非破坏性检测与显微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方案。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表面硬度梯度:维氏硬度(HV)测试范围200-1500HV,梯度深度0.05-3.0mm
2. 残余应力分布:X射线衍射法测量深度50-500μm,精度±20MPa
3. 涂层结合强度:划痕试验临界载荷20-200N,压痕法结合力评估
4. 表面粗糙度:Ra值测量范围0.1-6.3μm,三维形貌分析
5. 微观组织结构:晶粒度评级G=4-12级,碳化物分布定量分析
1. 金属合金:模具钢(H13/D2)、高速钢(M2/M35)、不锈钢(440C/17-4PH)
2. 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碳化钨(WC-Co)、氧化锆(ZrO2)
3. 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4.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陶瓷(C/SiC)、金属基复合材料(Al-SiC)
5. 工业刀具:硬质合金刀片(YG8/YG15)、PVD涂层钻头
1. ASTM E384-22 显微硬度测试标准
2. ISO 4287:2023 表面粗糙度参数定义与测量
3. GB/T 3488.5-2020 硬质合金洛氏硬度试验
4. ASTM C1624-22 陶瓷材料划痕粘附强度测试
5. ISO 21716:2020 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
6. GB/T 4340.1-2022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规程
1. Mitutoyo SJ-410表面粗糙度仪:三维轮廓测量精度±0.01μm
2. Zwick ZHU250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0gf-50kgf
3.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残余应力分析系统
4. CSM Revetest划痕测试仪:最大载荷200N,声发射监测
5. Keyence VHX-7000数码显微镜:5000倍超景深观察
6| Instron 6800万能试验机:涂层剥离强度测试
7| Oxford Instruments EDS能谱仪:微区成分分析
8| Qness Q10A自动磨抛机:金相制样系统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冷硬表面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