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轧机轧辊检测摘要:精轧机轧辊检测是保障轧制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系统阐述轧辊表面硬度、几何精度、裂纹缺陷等核心检测项目,结合国际标准与先进设备应用方案,为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提供专业化的检测技术参考。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表面硬度检测: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测量工作层硬度值(58-65 HRC),辊颈区域硬度(45-52 HRC)
2. 几何精度检测:包括辊身圆度(≤0.02mm)、圆柱度(≤0.03mm/m)、同轴度(≤0.05mm)
3. 裂纹缺陷检测:表面裂纹深度分辨率≤0.1mm,内部缺陷检出尺寸≥φ2mm
4. 残余应力分析:表层残余压应力范围(-300~-600MPa),梯度分布测量深度0-5mm
5. 金相组织检验:碳化物分布均匀性(≤3级),基体组织马氏体含量≥90%
1. 高速钢轧辊(HSW系列):适用于不锈钢冷轧生产线
2. 高铬铸铁轧辊(Hi-Cr):用于热连轧精轧机组
3.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ICDP):适用于带钢平整机组
4. 碳化钨复合轧辊(WC-Co):用于高精度箔材轧制
5. 合金锻钢轧辊(ADS系列):应用于有色金属热轧生产线
1. ASTM E384-22 显微硬度测试标准
2. ISO 12181-2:2021 几何产品规范(GPS)圆度测量
3. GB/T 33164-2016 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4. ISO 4967:201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
5. 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6. ASTM E837-20a 钻孔法残余应力测定标准
1. ZEISS UMC850三坐标测量机:空间测量精度±(1.9+L/300)μm
2. OLYMPUS OmniScan X3超声波探伤仪:128阵元相控阵探头
3. QNESS Q150A全自动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0gf-150kgf
4. STRESSTECH X3000残余应力分析仪:钻孔法测量深度5mm
5.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残余应力测量精度±20MPa
6 KEYENCE VR-6000三维轮廓仪:表面粗糙度Ra测量范围0.01-100μm
7. SPECTRO MAXx直读光谱仪:可分析C元素精度±0.003%
8. LEICA DM8000M金相显微镜:配备500万像素CCD图像系统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精轧机轧辊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