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单壁碳纳米管检测摘要: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的检测需通过多维度参数分析确保其结构与性能符合应用需求。核心检测项目包括纯度、直径分布、长度分布、缺陷密度及金属残留量等指标,需结合光谱学、显微成像及热分析等技术手段,并严格参照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执行。本文系统阐述关键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纯度分析:采用TGA法测定碳质含量≥99.8%,金属催化剂残留≤0.05wt%
2. 直径分布:通过TEM统计80%以上管径集中在0.8-2.0nm区间
3. 长度分布:AFM测量平均长度>5μm,长径比>1000:1
4. 缺陷密度:拉曼光谱ID/IG值<0.05
5. 手性指数:近红外吸收光谱测定(6,5)/(7,5)手性占比>60%
1. 半导体级单壁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原料)
2. 复合材料增强用单壁碳纳米管(聚合物基/陶瓷基)
3. 生物医学载体用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羟基/羧基修饰)
4. 储能器件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
5. 光学器件用定向排列单壁碳纳米管薄膜
1. ASTM E2523-13 拉曼光谱法测定碳纳米管结构特征
2. ISO/TS 10798:2011 扫描电镜表征纳米管形貌
3. GB/T 33818-2017 热重分析法测定纯度
4. ISO 29794:2019 透射电镜直径统计方法
5. GB/T 40066-2021 近红外光谱手性识别技术规范
6. ASTM D8350-20 XPS表面元素分析标准
1. 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532nm激光源,0.5cm⁻¹分辨率)
2. JEOL JEM-ARM300F球差校正透射电镜(70pm点分辨率)
3.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0.1μg称量精度)
4. Bruker Dimension Icon原子力显微镜(峰值力轻敲模式)
5. Thermo Scientific K-Alph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微聚焦单色化光源)
6. Agilent Cary 7000紫外-近红外分光光度计(175-3300nm波长范围)
7. 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P动态光散射仪(0.3nm-10μm粒径测量)
8. Renishaw inVia Qontor共聚焦显微拉曼系统(空间分辨率250nm)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高纯单壁碳纳米管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