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边界检测摘要:晶间边界检测是评估金属材料晶界腐蚀敏感性的关键技术,主要用于判定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失效风险。核心检测要点包括晶间腐蚀速率测定、敏化温度区间分析及微观结构表征等。需结合金相观察与电化学测试手段,严格遵循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晶间腐蚀速率测定:采用恒电位极化法测量单位时间腐蚀深度(mm/a)
2. 敏化温度区间分析:通过热处理实验确定400-850℃范围内碳化物析出敏感区
3. 裂纹扩展速率测试:三点弯曲法测量应力腐蚀开裂速率(mm/s)
4. 晶界成分偏析分析:EDS能谱测定Cr/Mo元素贫化率(原子百分比)
5. 微观组织评级:依据ASTM A262标准进行A-E级金相组织分类
1. 奥氏体不锈钢:304/316L系列管道及压力容器构件
2. 镍基合金:Inconel 600/625核级设备部件
3. 钛合金:Ti-6Al-4V航空发动机叶片
4. 铝合金:5xxx系列船用焊接结构件
5. 焊接接头:异种金属熔合区热影响带(HAZ)
1. ASTM A262-15:奥氏体不锈钢沸腾硝酸腐蚀试验
2. ISO 3651-2:1998:不锈钢硫酸-硫酸铁溶液失重法
3. GB/T 4334-2020:金属材料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规程
4. ASTM G108-94:电化学再活化法(EPR)定量评价敏化度
5. GB/T 15970.7-2017:金属应力腐蚀试验U型弯曲法
1. Olympus GX53金相显微镜:配备微分干涉对比(DIC)功能,放大倍数50-1000X
2. ZEISS Sigma 500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0.8nm@15kV,配备Oxford EDS系统
3. PARSTAT 4000+电化学工作站:支持10μHz-1MHz频率范围的阻抗谱测量
4. Instron 8862万能试验机:载荷范围±100kN,配套Corrosion Cell环境箱
5.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实现-150℃至1600℃热处理过程模拟
6. Leica EM TXP精密制样系统:配备离子束切割模块(IBS)
7.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源(λ=1.5406Å)
8. Ametek VersaSCAN微区电化学测试系统:最小扫描区域10μm×10μm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晶间边界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