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耐磨导套检测摘要:可换耐磨导套作为精密机械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寿命。专业检测涵盖尺寸精度、材料硬度、表面粗糙度、耐磨层厚度及同轴度等核心指标,需通过标准化仪器与规范流程确保数据准确性。本文依据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阐述检测要点。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内径公差检测:测量范围Φ10-200mm,精度要求±0.01mm
2. 表面硬度测试:洛氏硬度HRC 58-65梯度分布控制
3. 粗糙度分析:Ra≤0.4μm(导向面),Rz≤3.2μm(非工作面)
4. 同轴度验证:基准轴偏差≤Φ0.015mm/100mm
5. 耐磨层厚度测定:化学镀镍层15-25μm,渗氮层0.1-0.3mm
1. 高碳铬轴承钢导套(GCr15/GCr18Mo)
2. 不锈钢基体复合导套(SUS440C/17-4PH)
3. 铜合金镶嵌式导套(C93200/C95400)
4. 工程塑料基体导套(PEEK/PTFE复合材料)
5. 陶瓷涂层导套(Al₂O₃/TiN复合镀层)
1. ASTM E384-22《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2. ISO 12181-2:2021《几何产品规范(GPS)圆度测量》
3. 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4. ISO 4287:1997《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5. GB/T 1958-201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1. Mitutoyo CRYSTA-Apex S776三坐标测量机:空间测量精度(1.9+L/250)μm
2. Buehler Wilson 574自动洛氏硬度计:符合ASTM E18标准
3. Taylor Hobson Form Talysurf PGI 1240轮廓仪:分辨率0.8nm粗糙度测量
4.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500×放大倍率涂层厚度分析
5. Zwick Roell ZHU250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FS
6. Keyence VHX-7000数字显微镜:三维表面形貌重建功能
7.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磁感应/涡流双模测量(0-3000μm)
8. Hexagon Absolute ARM 7轴测量臂:动态精度±0.018mm
9. Instron CEAST MF30摩擦磨损试验机:符合ISO 7148标准测试规范
10. Zeiss Axio Imager M2m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0gf-100kgf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可换耐磨导套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