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50567

固体渗碳检测

2025-03-10 关键词:固体渗碳测试标准,固体渗碳测试案例,固体渗碳测试机构 相关:
固体渗碳检测

固体渗碳检测摘要:固体渗碳检测是评估材料表面碳扩散层性能的关键技术,涉及渗碳层深度、硬度梯度及显微组织等核心参数。检测需依据国际与国家标准,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确保材料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指标符合工业应用要求。本文系统阐述检测项目、方法及设备选型要点。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渗碳层深度检测:0.3-3.0mm(梯度测量精度±0.05mm)

表面硬度检测:HRC 58-65(载荷1kgf,维氏/洛氏标尺)

碳浓度梯度分析:0.8-1.2%C(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步长10μm)

显微组织评级:马氏体形态(1-5级)、残余奥氏体含量(≤15%)

残余应力测定:表面压应力范围-200~-800MPa(X射线衍射法)

检测范围

齿轮类:20CrMnTi合金结构钢制行星齿轮、变速齿轮

轴承类:GCr15轴承钢制滚子、保持架

模具钢:H13热作模具钢顶针、冲头

紧固件:42CrMo高强度螺栓、航空螺钉

汽车零件:18CrNiMo7-6变速箱同步器齿环

检测方法

ASTM E3-11:金相试样制备标准

ISO 2639:2022:渗碳层深度测定规范

GB/T 9450-2022: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测定

ASTM E384-22:显微硬度测试方法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ISO 2178:2016:磁性法测非磁性渗层厚度

检测设备

金相显微镜:Olympus GX53(500×-1000×,带图像分析系统)

显微硬度计:HXD-1000T(载荷0.1-2kgf,自动压痕测量)

光谱分析仪:SPECTRO MAXx(波长范围140-670nm,碳元素检测精度±0.02%)

X射线应力仪:Pulstec μ-X360(衍射角测定精度±0.01°)

热处理模拟炉:Nabertherm L240/13(最高温度1300℃,可控渗碳气氛)

扫描电镜:ZEISS EVO 18(分辨率3nm,配备EDS能谱仪)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仪器 资质

中析固体渗碳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相关检测

联系我们

热门检测

上一篇:腐蚀性检测
试验周期 预约试验 项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