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丸测试摘要:镍丸测试是评估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杂质含量的关键过程,涵盖成分分析、粒度分布、密度测定等核心项目。检测需依据ASTM、ISO及国标规范,采用光谱仪、粒度分析仪等专业设备,确保数据精准性。本文重点解析检测要点,适用于冶金、电池等工业领域的质量控制。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化学成分分析:镍含量(≥99.8%)、钴(≤0.05%)、铁(≤0.03%)、硫(≤0.005%)、碳(≤0.01%)
粒度分布:D10(50-80μm)、D50(100-150μm)、D90(180-250μm),跨度值≤1.2
松装密度:4.2-4.8 g/cm³,振实密度:4.5-5.1 g/cm³
表面氧化物含量:氧含量≤0.15%,SEM形貌观测
磁性物质检测:Fe-Ni合金杂质≤200ppm,磁化率≤1.05×10⁻⁶ m³/kg
冶金级镍丸:用于不锈钢冶炼的镍基合金添加剂
电池级镍丸:锂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原料
电镀级镍丸:电镀阳极材料,纯度≥99.98%
高温合金镍丸: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铸造原料
粉末冶金用镍丸:金属注射成型(MIM)基材
ASTM E1479-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
ISO 4497:2020: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干筛分法
GB/T 8647-2019:镍及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ASTM B212-21: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 1480-2012: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ISO 3923-2:2018: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
ASTM E342-21: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氧化镍含量
ARL 4460直读光谱仪:0.001%级元素分析精度,支持Ni/Co/Fe/S多元素同步检测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0.01-3500μm测量范围,干湿法双模系统
GeoPyc 1365真密度仪:氦气置换法测定表观密度,分辨率0.0001 g/cm³
FEI Nova NanoSEM 450场发射电镜:5nm分辨率表面形貌分析
Lake Shore 7407振动样品磁强计:10⁻⁸ emu磁矩测量灵敏度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检测氧含量下限0.0001%
HORIBA Scientific XGT-7200 X射线荧光显微镜:10μm空间分辨率元素分布测绘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镍丸测试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