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清洗后恢复情况检测摘要:本检测针对纺织品清洗后恢复性能进行量化评估,核心检测对象涵盖各类衣物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色牢度、力学性能和感官特性。关键项目包括洗涤后收缩率(纵向≤3%,横向≤2%)、摩擦色牢度(干磨≥4级,湿磨≥3级)、抗撕裂强度保留率(≥90%)及折皱恢复角(≥250deg)。通过标准化测试流程,分析织物在多次清洗循环中的耐久变化,确保性能符合行业基准。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尺寸稳定性:
1.棉织物:检测重点为洗涤后缩水率控制及摩擦色牢度,预防过度收缩和褪色。
2.涤纶织物:评估尺寸稳定性与抗皱恢复性能,确保多次清洗后形态保持。
3.丝绸材料:关注手感柔软度恢复及光照色牢度,防止硬化和变色。
4.羊毛制品:侧重毡缩率和弹性恢复测试,避免纤维缠结和变形。
5.混纺织物:检测成分相容性下的综合恢复,如棉涤混纺的尺寸和力学同步。
6.牛仔布:强化摩擦色牢度及磨损恢复,维持颜色深度和表面完整性。
7.弹性纤维面料:评估尺寸记忆率及回弹性能,适用氨纶类材料的恢复测试。
8.功能性涂层织物:检测防水性持久及化学残留,验证涂层清洗后功能保留。
9.合成纤维:侧重抗撕裂强度保留及起毛起球,如尼龙的耐久性验证。
10.天然纤维:评估硬度变化及pH值偏差,如亚麻的洗涤后感官恢复。
国际标准:
1.标准洗涤机:ModelWSD-50型(容量5kg,温度范围30-90°C)
2.热风干燥机:ModelDRY-200型(温度控制±1°C,风速可调)
3.色牢度摩擦测试仪:ModelCFM-100型(压力范围5-20N,精度±0.5N)
4.织物拉伸试验机:ModelTTM-300型(载荷范围0-500N,应变速率0.1-500mm/min)
5.折皱恢复测试仪:ModelCRE-150型(角度测量精确度±0.5deg)
6.起毛起球评估仪:ModelPBI-80型(旋转次数0-10000转,图像分析系统)
7.尺寸测量系统:ModelDMS-40型(激光测距精度±0.1mm)
8.柔软度测试仪:ModelSFT-60型(触感模拟评分,分辨率0.1级)
9.化学残留分析仪:ModelCRA-70型(检测限0.01mg/g,GC-MS技术)
10.耐久循环测试机:ModelDCT-500型(循环次数0-100次,自动记录)
11.显微镜系统:ModelMIC-120型(放大倍数100x-1000x,数字成像)
12.光泽度计:ModelGLM-90型(测量范围0-200GU,精度±0.1GU)
13.pH值测试仪:ModelPHT-30型(范围0-14,分辨率0.01)
14.防水性能测试仪:ModelWPR-100型(水压耐受0-10000Pa)
15.光谱色差仪:ModelSCAN-200型(ΔE测量精度±0.1)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衣物清洗后恢复情况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