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豆象检测摘要:检测项目1.成虫形态特征:体长2.0-3.5mm测量(精度0.01mm),鞘翅斑纹分布模式分析2.卵粒特征:卵长0.6-0.8mm显微测量(400倍光学显微镜),卵壳纹路扫描电镜分析3.幼虫头壳宽度:0.35-0.45mm显微测量(精度0.005mm),口器结构形态学鉴定4.蛹期发育指标:蛹长1.8-2.5mm测量(恒温25℃1条件下),复眼色素沉积阶段判定5.成虫存活温度:临界高温45℃0.5耐受试验(相对湿度70%5%)检测范围1.仓储期菜豆(Phaseolusvulgaris)、鹰嘴豆(Cicera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成虫形态特征:体长2.0-3.5mm测量(精度0.01mm),鞘翅斑纹分布模式分析
2.卵粒特征:卵长0.6-0.8mm显微测量(400倍光学显微镜),卵壳纹路扫描电镜分析
3.幼虫头壳宽度:0.35-0.45mm显微测量(精度0.005mm),口器结构形态学鉴定
4.蛹期发育指标:蛹长1.8-2.5mm测量(恒温25℃1条件下),复眼色素沉积阶段判定
5.成虫存活温度:临界高温45℃0.5耐受试验(相对湿度70%5%)
1.仓储期菜豆(Phaseolusvulgaris)、鹰嘴豆(Cicerarietinum)等豆科作物
2.进出口种子样本(含水率≤12%的包装种子)
3.农产品加工制品(豆粉颗粒度≥60目)
4.植物检疫截获样本(木质包装材料附着虫体)
5.有机种植认证豆类产品(储存期≤12个月)
ISO6322-2:2000《豆类仓储害虫检测规程》第Ⅱ部分:发育阶段判定标准
GB/T18085-2008《植物检疫豆象检疫鉴定方法》成虫形态学鉴定流程
SN/T1149-2018《进出境豆类中苍白豆象检疫处理规范》热处理参数设定
ASTME1752-17《粮食产品昆虫污染检测标准指南》虫卵密度统计方法
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率关联性检测
1.LeicaM205C体视显微镜:配备DFC450数码相机,最大放大倍数160
2.ThermoScientificPCR仪(型号2720):用于COI基因片段扩增(引物LCO1490/HCO2198)
3.MemmertIPP110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0.3℃,用于蛹期发育观察
4.SartoriusCPA225D电子天平:称量精度0.01mg,虫体质量测定
5.ZeissEVOMA15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探测器分辨率3nm,卵壳表面结构分析
6.BinderKB115气候箱:温湿度联动控制(温度范围-10~70℃,湿度10~90%RH)
7.Agilent2100生物分析仪:DNA完整性检测(样本浓度≥0.1ng/μL)
8.OlympusBX53荧光显微镜:配备DP80双摄像头系统,荧光标记观察
9.Qubit4.0荧光计:DNA定量检测(检测范围0.05~100ng/μL)
10.LabconcoPurifierLogic+生物安全柜:ClassIIA2型,虫体分离操作平台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苍白豆象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