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退火作用检测摘要:检测项目1.残余应力消除率:测量辐照前后材料内部应力变化(单位:MPa),精度2MPa2.晶粒尺寸演变:采用EBSD分析晶粒平均直径(范围:0.1-500μm),分辨率达10nm3.位错密度量化:通过TEM计算位错线密度(单位:10^14m^-2),误差≤5%4.硬度恢复度:维氏硬度测试(载荷1-10kgf),重复性误差≤1.5%5.电导率变化: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范围10^-8-10^3Ωm),温度控制0.1℃检测范围1.核反应堆结构材料:锆合金包壳管、压力容器钢(如SA508-III)2.半导体器件: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残余应力消除率:测量辐照前后材料内部应力变化(单位:MPa),精度2MPa
2.晶粒尺寸演变:采用EBSD分析晶粒平均直径(范围:0.1-500μm),分辨率达10nm
3.位错密度量化:通过TEM计算位错线密度(单位:10^14m^-2),误差≤5%
4.硬度恢复度:维氏硬度测试(载荷1-10kgf),重复性误差≤1.5%
5.电导率变化: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范围10^-8-10^3Ωm),温度控制0.1℃
1.核反应堆结构材料:锆合金包壳管、压力容器钢(如SA508-III)
2.半导体器件:硅基芯片(300mm晶圆)、GaN功率器件
3.医用高分子材料:PEEK植入物、UHMWPE关节衬垫
4.功能陶瓷材料:Al₂O₌绝缘件、SiC耐高温部件
5.超导材料:Nb₃Sn线材、YBCO涂层导体
ASTME407-20微观结构电解抛光标准
ISO6507-1:2023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GB/T13321-2020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
ASTMF76-08(2020)半导体电阻率标准测试
GB/T4340.1-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ISO16700:2019扫描电镜校准规范
1.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配备高温附件(RT-1500℃),残余应力分析精度5MPa
2.FEINovaNanoSEM450场发射电镜:分辨率0.8nm@15kV,配备EDAXEBSD系统
3.ZwickZHV30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gf-30kgf,自动压痕测量系统
4.Keithley4200A-SCS参数分析仪:支持DC-40GHz频率范围,最小电流分辨率0.1fA
5.NetzschDIL402C热膨胀仪:温度范围-160℃至2000℃,膨胀量分辨率0.125nm
6.OxfordInstrumentsAztecHDR能谱仪:探测元素范围Be-Pu,能量分辨率127eV
7.LinkamTS1500高温台:最高温度1500℃,升温速率150℃/min
8.Agilent5500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轻敲模式切换,Z轴分辨率0.1nm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辐照退火作用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