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检测摘要:三次采油检测是提升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评价环节,重点针对化学驱、热力驱及气体驱等工艺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系统分析。核心检测指标包括驱油剂性能、流体界面特性、岩心渗透率变化及残留物含量等,需严格遵循ASTM、ISO及GB/T标准体系,确保数据精准性和工艺适配性。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驱油剂浓度测定:有效成分含量(ppm级)、活性物质保留率(≥85%)
2.界面张力测试:油水界面张力(≤10
-2
mN/m)、动态接触角(30-150)
3.流体粘度分析:剪切速率(1-1000s
-1
)、表观粘度(50-5000mPas)
4.岩心渗透率变化:初始渗透率(0.1-500mD)、残余阻力系数(1.2-5.0)
5.聚合物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110
6
-310
7
Da)、多分散系数(≤3.0)
1.化学驱体系:聚丙烯酰胺溶液、表面活性剂复配液、碱复合体系
2.气体驱介质:CO
2
超临界流体、N
2
泡沫体系
3.热力驱材料:蒸汽干度(≥80%)、高温调剖剂
4.微生物驱制剂:菌液浓度(10
6
-10
9
CFU/mL)、代谢产物分析
5.复合驱组合物:纳米流体(粒径20-200nm)、智能凝胶体系
1.ASTMD445-21a《透明与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测定》
2.ISO304-2020《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测定旋转滴法》
3.GB/T19143-2017《岩石中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4.ASTMD5296-19《聚丙烯酰胺特性粘度测定》
5.GB/T29188-2012《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6.ISO12926-2018《三次采油用聚合物溶液热稳定性测试》
1.旋转滴界面张力仪(TX500C):测量范围0.001-2000mN/m,温度控制0.1℃
2.高温高压流变仪(HAAKEMARSIII):压力70MPa,温度200℃
3.岩心驱替装置(CoreLabDSS-100):围压70MPa,流速0.01-10mL/min
4.凝胶渗透色谱仪(Waters1515):分子量检测范围110
3
-210
7
Da
5.全自动微量滴定仪(Metrohm905):分辨率0.1μL,支持非水相滴定
6.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Mastersizer3000):测量范围0.01-3500μm
7.高温老化试验箱(MemmertUF260):温度范围50-300℃,湿度控制1%RH
8.X射线衍射仪(BrukerD8ADVANCE):角度范围5-80,分辨率≤0.02
9.核磁共振分析仪(BrukerAVANCEIIIHD):磁场强度400MHz
10.微生物活性分析系统(BioTekSynergyH1):支持96孔板连续监测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三次采油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