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剥裂性检测摘要:耐剥裂性检测是评估材料或产品在受力条件下抗分层、剥离能力的关键测试项目。本文系统阐述剥离强度、粘接界面稳定性等核心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标准依据,涵盖金属复合材料、高分子薄膜等典型试样的测试流程与设备选型要求,为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静态剥离强度:测量范围0.5-500N/mm,精度±0.5%FS
2. 动态疲劳剥离:频率范围0.1-50Hz,循环次数≥10^6次
3. 界面粘接失效模式:按ASTM D3807分类记录破坏类型
4. 温度影响测试:温控范围-70℃~300℃,温变速率≤5℃/min
5. 湿热老化后剥离性能:湿度控制95%RH±3%,持续时间48-1000h
1. 金属层压复合材料(铝塑板、铜箔基板)
2. 高分子薄膜制品(PE保护膜、光伏背板)
3. 胶粘剂接合件(汽车内饰件、电子元件封装)
4. 涂层体系(防腐涂层、建筑装饰膜)
5. 柔性电路板(FPC基材与覆盖膜结合层)
ASTM D903:标准剥离强度测试方法(180°剥离)
ISO 8510-2:胶粘剂T型剥离强度测定规程
GB/T 2792:压敏胶粘带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ASTM D3167:浮辊法测定层间剥离强度
GB/T 7124: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间接评估界面性能)
1. Instron 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0N-50kN载荷传感器及气动夹具系统
2. Labthink XLW-PC智能电子拉力机:专用于软包装材料90°/180°剥离测试
3. ZwickRoell BT1-FR0100浮辊剥离夹具:符合ASTM D3167标准要求
4. Q8 Environment Chamber高低温湿热箱:支持复合环境条件下的老化试验
5. Mitutoyo LSM-500S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界面分离位移量
6. Elcometer 506十字划格器:依据ISO 2409评估涂层附着力等级
7. BYK-Spectro-Guide分光测色仪:量化分析界面失效区域的成分变化
8. Keyence VHX-7000数码显微镜:2000倍率下观察微观破坏形貌
9. Labthink HST-H3热封试验仪:控制热封参数进行界面预处理
10. Shimadzu AGX-V精密天平:测量试样单位面积质量变化率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耐剥裂性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