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添加剂检测摘要:金属添加剂检测是确保材料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主要涵盖成分分析、物理特性及有害物质筛查等核心项目。本文依据ASTM、ISO及GB/T等标准体系,系统阐述金属添加剂的检测项目、适用材料范围、标准化方法及精密仪器配置,为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周期:常规试验7-15工作日,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化学成分分析:测定Fe、Al、Ti、Ni等主量元素(含量≥0.01%),痕量元素(如Pb、Cd≤10ppm)
2. 粒度分布:D10(1-5μm)、D50(15-45μm)、D90(50-100μm)的粒径控制
3. 表观密度:1.5-4.5g/cm³范围测定(振实密度仪)
4. 熔点范围:800-3000℃区间精确测量(±2℃误差)
5. 有害物质筛查:六价铬(≤0.1%)、多环芳烃(Σ16PAHs≤10mg/kg)
1. 3D打印金属粉末:不锈钢316L、钛合金Ti6Al4V、钴铬合金粉末
2. 焊接材料:药芯焊丝用铁粉、镍基合金粉末
3. 合金添加剂:铝硅中间合金、钒氮添加剂颗粒
4. 表面处理材料:热喷涂用WC-Co粉末、锌铝涂层粉体
5. 电子工业材料:导电银浆用超细银粉、焊锡合金粉
1. ASTM E1479-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2. ISO 13320:2020 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
3. GB/T 5162-2021 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
4. ASTM E92-17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5. GB/T 20127.7-2020 六价铬的比色法测定
6. ISO 17294-2: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 Thermo Scientific iCAP 7400 ICP-OES:多元素同步分析(检出限0.01ppm)
2.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0.01-3500μm测量范围
3.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熔点/热效应测定(RT-1600℃)
4. Agilent 7900 ICP-MS:超痕量元素分析(ppt级检出限)
5. 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真密度仪:氦气置换法密度测量
6. Shimadzu EDX-8000 X荧光光谱仪:快速成分筛查
7. Bettersize BT-9300H振实密度仪:300次/min振动频率
8.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物相结构分析
9. Mettler Toledo TGA/DSC3+热重分析仪:纯度与挥发分测定
10. Hitachi SU5000场发射电镜:微观形貌观测(1nm分辨率)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中析金属添加剂检测 - 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项目,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请咨询在线工程师